5月25日,美团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,财报显示: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2.6%至167.54亿元,经营亏损为17.16亿元,同比增加31.6%。调整后净亏损2.163亿元。
整体来看:虽然像市场分析师预期的一样出现了亏损,但这是一份好于市场预期的财报。在财报发布前夕股价迎来一波上涨。截至5月25日收盘,美团涨幅6.16%,报125.8港元,美团最新市值为7330亿港元,美团也成为腾讯、阿里之后,国内第三个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新经济公司。与24日收盘价118.5港元相比,一日大涨近400亿元人民币。
具体来看:美团的两大主体业务餐饮外卖及到店、酒旅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
财报显示,新冠疫情对美团餐饮、酒店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务商家的日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。其中,餐饮外卖一季度收入同比减少11.4%至95亿元,交易金额同比减少5.4%至715亿元。日均订单量同比下跌18.2%至1510万笔。与2019年同期相比,平台上餐饮外卖每天少了超过330万笔交易数。虽然外卖订单相对少了,但价格却涨了,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.4%。到店、酒旅业务受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1.1%至人民币31亿元,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。
而佣金收入的减少是造成美团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。餐饮外卖分部一季度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3.7%,为86亿元。美团称,疫情期间交易用户的购买频率下降,导致订单量同比减少17.3%;加上临时佣金返还和豁免政策、订单组合的变化等,导致变现率下降。
交易用户数据显示:截至2020年3月31日,美团平台交易用户为4.5亿,同比有所增长,相较2019年末流失了190万;活跃商家方面,目前为610万,相较2019年末减少了10万。
市场调查分析:活跃商户下滑,确实和疫情相关,但另一方面受佣金上升,也阻碍新商户入驻,今年2月疫情开始,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反映美团突然提高了佣金。在4月初,美团佣金上涨引起广东餐饮协会不满,后者控诉其涉嫌垄断并收取高额佣金,在不得已情况下,美团无奈表示将适当加大返佣比例,而在这之前,来自重庆、河北等地的餐饮协会也相继向美团“宣战”。
相对之下,美团三大业务中唯一保持增长的美团闪购、美团买菜、美团单车等在内的新业务板块却迎来同比增长4.9%至42亿元。
由于在生鲜电商布局较晚,美团不占有先机,尚处于摸索阶段。目前,美团买菜业务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个城市进行运营,而美团闪购实际上与餐饮外卖处于一个业务事业部.
表面上看,美团涉足的业务很多,由团购到外卖、从电影票到酒旅,还进入了打车、支付、物流、供应链等多个赛道,甚至开起了线下零售店。
将美团旗下的新业务按战略方向进行细分,像网约车、美团闪购、美团买菜、共享单车、支付、交通票务和金融服务属于平台战略,而快驴、ERP、聚合支付、商户小贷、营销等都是服务于供给侧战略。市场调研公司认为:这些新业务可以再造多个美团。只不过这些新业务需要较长时间(或许是十年)不断完善和优化各自的供应链、流程、运营和管理体系、组织形式和激励机制等。这些新业务同样面临众多的强劲竞争对手,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。
虽然2020年全年形势严峻,但美团还在积极推进包括倍受关注的共享充电宝、共享电单车等新业务。美团正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每个人本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也越来越具备与阿里巴巴、腾讯互相抗衡的资本。正如美团CEO王兴曾说:“美团目前是一家无界平台,美团什么都可以做。”
满意度调研从最初的服务落实度调查,到感知质量调查,到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,不断与多种研究技术和理念相结合
一场整治过度营销的“降本增效”运动正在3大运营商处如火如荼地展开,随着机场车站贵宾厅的关停,不计成本发展时代一去不复返
政府已经向管辖的国有企业下达了通知,要求他们切断和美国咨询公司、市场调研公司包括咨询、调查业务在内的各项联系。
市场调研公司一般分为研究部、运作部、销售部、数据部、质控部、CATI中心和其它部门。本专题介绍了很多常见的职位,有确实的地方希望大家投稿
借助冬吴相对论解读《80后生活样本》报告,对市场调研、统计知识进行一次普及,由于小编学识浅陋,难免有错误的地方,希望大家包容,也希望大家拍砖
讨论背景:市场调研公司对下游数据供应商拖款越来越严重,做完项目3个月内给款已经算最快的啦,退款1年给已经很不错了。一些不要脸的公司压根就不给款,例如:北京博纳支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